编者按:诸葛亮一生勤于王事,忠贞鲠亮,鞠躬尽瘁,具备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的廉德精神。诸葛亮的廉德实践蕴含着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价值观。忠诚、干净、担当、清廉是诸葛亮廉德精神的四个关键词,对之进行阐释与解读可以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勤政廉洁,勇挑重任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奉献自我,再立新功。为此,宣传部、科技处、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精心选取《三国志》《晋书》《资治通鉴》中有关诸葛亮廉德史实的叙述、传赞等文献,紧密结合新时代语境下廉德精神的主旨,对上述史料予以当代阐释,力图以通俗易懂的系列小故事传播诸葛亮廉德精神,扩大诸葛亮廉德精神的知晓度和接受度,弘扬诸葛亮“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”的隆中精神。 第一讲,我们就从诸葛亮“干干净净”做事说起。
诸葛亮廉德精神的实践品质就是干净。干干净净做事,最根本的就是严于律己,秉公执法,一切以国家利益出发,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。
诸葛亮律己甚严。他为蜀国制定了各种规章法度,谨守为臣之道,从不逾矩;事必躬亲,鞠躬尽瘁,为蜀汉大小臣子树立遵规守纪的榜样。一旦出现失误,则勇于承担责任,绝不文过饰非。街亭兵败,咎在马谡“违亮节度”。而诸葛亮以“春秋责帅”之义,上书自请贬官三等,并“引咎责躬,布所失于天下”。
诸葛亮教子甚严,督子甚厉。儿孙几个都与蜀国普通兵丁一样投身一线作战,悉数捐躯沙场:嗣子诸葛乔25岁战死,生子诸葛瞻37岁战死,瞻长子尚,也在魏蜀对抗的前线与父亲诸葛瞻一同捐躯。诸葛亮这种严于律己、不徇私情、处处以国法衡之的干干净净的奉公精神,反映出他的自我约束定力与公正严明的思想境界。
诸葛亮低调谨慎的为臣之道也是他干净做事的精神操守。先秦儒家指出:“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”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其中蕴含着君子要严于律己,谨于修身的道理。为了裨补国事,他多次极为诚恳地表示自己“任重才轻”,要求臣僚“勤攻吾之阙”,就是希望蜀国大臣以国事为重,时时注意对他的执政缺失进行提醒和补益。对董和那样“事有不至,至于十反,来相启告”的忠心勤勉,诸葛亮大加褒扬,对以权术惑主的李严则处以流放之罚。正因为诸葛亮心中紧绷着规矩和法治这根弦,才使得他无私无畏,襟怀坦荡。蜀国百姓和大臣虽有很重的赋税及公务压力,但都能上下同心,为蜀国复兴汉室而尽心竭力。
(撰稿人: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高志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