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敏受邀为“湖文读书会”第七期作题为“水”的经典导读

作者: 时间:2024-07-14 点击数:

711日下午,第七期湖文读书会在图书馆二楼德园举行,本期读书会由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为大家导读《道德经》中与“水”相关的文化经典。襄阳市樊城区委办公室副主任李朝晖受邀作客本期读书会。本次活动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副院长王翔主持。

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共八十一章,其中有二十几处提到了“水”,胡敏通过感悟经典、践行经典、研讨经典、诵读经典四个版块,对道家哲学的核心意象“水”进行全面深刻的文化内涵解析与现实意义探讨。

在感悟经典环节,胡敏以生动的讲述细腻地勾勒出道家“以水育人、以水传道”的哲思画卷。她以《道德经》第八章的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为序章,引领大家步入一个以水为镜,映照高尚人格的境界。她认为“水”身处低洼不与万物争宠的特性恰似那无私奉献、淡泊名利、服务大众、不争不抢的纯净之心;继而,胡敏引用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,言及“古之善为道者,混兮其若浊,澹兮其若海”,将有道之士的胸怀比作浩瀚无垠的大海,能够包容万物,纳百川而自净,展现了圣人无私无欲、广纳博爱的崇高品质。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至高境界,也是社会和谐共生的基石;随后胡敏引用了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二章中“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”的治理之道。她指出,正如江海因汇聚千川万谷而永不干涸,天下的长治久安亦需大道的持续滋养与灌溉。这一比喻,不仅揭示了自然法则与社会治理之间的深刻联系,也启示我们在追求社会进步的过程中,应不忘初心,坚守大道,方能行稳致远;最后,她又回归到《道德经》第八章,以“水”的七善:“居善地、心善渊、与善仁、言善信、政善治、事善能、动善时”教导大家学习这种处下不争、无私包容、谦和友善的品性。

在践行经典环节,胡敏深情讲述了抗战老兵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十年的光辉事迹——他毅然舍弃显赫军功,选择扎根深山,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,如同山间细流,虽无声却滋养着每一寸土地,展现了水之“不争而善胜”的至高境界。她还讲述了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的感人故事。张桂梅穷其一生、奉献一生,无私无欲,倾尽所有,点亮了贫困山区无数孩子的希望之光,正如那涓涓溪流,虽细弱却能汇聚成海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水之“善利万物”的深厚内涵。胡敏以此为例,向众人深刻传达了一个时代强音:新时代的楷模们,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真正的伟大不在于显赫的声名与地位,而在于那份对社会的无私贡献与对他人无尽的关怀,正如水一般,滋养万物而不争。

在研讨经典环节,与会师生就“水”这一哲学意向的理解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汉江研究院的王翔教授以其独到的见解,引领我们领略了“水”之包容与适应的双重魅力。他指出,水不仅能够接纳万物,更能够适应各种环境,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,亦应培养适应环境的坚韧与抗压能力,以不变应万变,以挑战促成长;党政办副主任刘俊杰则从教育者的工作视角出发,赋予了“水”滋养万物的深刻寓意。他强调,教育如同水源,应以其无尽的泽润,滋养学生的心田,引导学生茁壮成长;学工处处长叶万海则以“以柔克刚”与“流水不腐”为引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“水”的智慧与力量。他启示我们,要像水一样,以柔和之力穿透坚石,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毅力,同时也要像流水一般,保持自我更新的活力,不断追求知识与智慧的升华;党政办公室主任秦军荣以职业为镜,深刻阐述了“水一样的教师”这一崇高理念,其精髓蕴含三重境界:其一,育人若细水长流之溪,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于无声处滋养学生心田;其二,教学似江河奔腾不息,要求教师胸怀宽广,学识渊博,如江河之水滋养万物,引领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;其三,科研则如深邃浩瀚之大海,强调探索的深度与创新的勇气,鼓励教师在科研领域不断突破,勇攀高峰。同时,秦军荣强调,作为教师,还需自我约束,言行规范,避免成为失控的“洪水”,以免对学生及教育环境造成不良影响;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威,则巧妙地借水之灵动多变,倡导大家学习其收放自如、包容并蓄的特质;特邀嘉宾李朝晖将我校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的校训与本次读书会的主题巧妙融合,鼓励我们在学术研究中保持如水般的宁静与淡泊,追求真理的纯粹与高远;而在团队合作与事业拼搏中,则应如涓涓细流汇入江海,将个人的力量凝聚成集体的磅礴力量,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。最后,李朝晖主任对本次活动的高度评价与美好祝愿,也为湖文读书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期待。

 

在最后的诵读经典环节,与会人员齐声朗诵《道德经》第八章内容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;心善渊;与善仁;言善信;正善治;事善能;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”。随着大家的诵读,本次读书会圆满落幕。

本次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和学生工作处·学工处联合举办,学校“25+高校景点研读共同体”2024年度经典研读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,各学院学生代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视频连线参加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责编:唐纪云  审核:朱运海)

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