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诸葛亮“廉德”故事④】​为国尽忠

作者: 时间:2020-06-15 点击数:

编者按:诸葛亮一生勤于王事,忠贞鲠亮,鞠躬尽瘁,具备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的廉德精神。诸葛亮的廉德实践蕴含着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价值观。忠诚、干净、担当、清廉是诸葛亮廉德精神的四个关键词,对之进行阐释与解读可以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勤政廉洁,勇挑重任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奉献自我,再立新功。为此,宣传部、科技处、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精心选取《三国志》《晋书》《资治通鉴》中有关诸葛亮廉德史实的叙述、传赞等文献,紧密结合新时代语境下廉德精神的主旨,对上述史料予以当代阐释,力图以通俗易懂的系列小故事传播诸葛亮廉德精神,扩大诸葛亮廉德精神的知晓度和接受度,弘扬诸葛亮“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隆中精神。今天刊发诸葛亮为国尽忠的故事。


诸葛亮作为一位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,他从负责粮草的军师中郎将做起,默默帮替蜀国的后勤保障积蓄力量,后擢为扶大厦之将倾,挽狂澜于既倒的丞相。不管做什么,诸葛亮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德最为后人称道。

诸葛亮从出山辅佐刘备,到尽忠于刘禅,他的忠贞之情不曾改变。刘备三顾茅庐,亲自去隆中访贤才。诸葛亮被刘备的言谈举止所打动,认为他期待的明主终于出现。诸葛亮不仅为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治国纲领,还同刘备一同下山,辅佐刘备“兴复汉室”。诸葛亮在极端不利的局面下担任要职,为谋求刘备托身之地而奔波,刘备入川之时,诸葛亮主要负责后方补给工作,为刘备提供充足的军需,保证了战事的顺利进行。

刘备去世之前,把太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,但是刘备自己也知道,自己的儿子不是一个可以兴复汉室的人才,所以他对诸葛亮说:“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,你就好好辅佐他当一个好皇帝,如果此子昏庸无能,你就取他而代之吧!”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,纵然后主刘禅愚钝无志,他仍忠心扶持,伐魏讨贼,兴复汉室。在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之下,其子诸葛瞻、其孙诸葛尚均忠君报国,在魏蜀对抗的前线激战中,诸葛瞻父子双双战死,为国殉身。

诸葛亮从出山辅助刘备兴复汉室到去世,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,诸葛亮鞠躬尽瘁只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。先主去世后,诸葛亮守着自己对先主的诺言,一直效忠于后主刘禅,做到不凌驾于皇权之上、不篡权,可谓是真忠臣也!


(撰稿人: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高志明)

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·汉江研究院